铸魂育人传文脉,强国逐梦写新篇 | bevictor伟德员工党支部组织开展“示范微党课”观看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动态浏览次数:1

为凝聚教育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,践行社会协同使命,打破校园与社会壁垒、链接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。助力共建资源共享、责任共担的教育发展共同体。20251031日,bevictor伟德员工党支部组织开展全体师生党员观看2025年高公司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6讲《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》活动。

本次微党课聚焦“社会协同力”主题,立足高校视角,探讨如何通过凝聚校内外多元主体力量,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。各高校积极践行“大教育观”,主动打破校园壁垒,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等途径,推动教育模式创新,使人才培养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,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持续动力。

在具体实践中,高校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: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,将产业需求融入课程设计,拉近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距离;另一方面推动家校社联动,形成育人合力。通过共建实验室、共设奖学金、共享专家资源等形式,有效盘活社会资源,将其转化为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支撑,最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发展新格局,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支持。教师党员致力于推动跨单位、跨领域协作,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,以教研创新夯实育人根基;员工党员主动将专业知识融入社会教育场景,在服务中不断探索教育赋能的新模式。

教师党员林琳同志


此次微党课的培训学习是一次思想的重塑,更是行动的赋能。作为高校思政辅导员,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把岗位当作践行教育强国使命的“主战场”,用更精准的思政引导、更贴心的成长陪伴、更高效的协同育人,助力员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基层辅导员的坚实力量。

教师党员陈祯桢同志


本次微党课深化了我对“大教育观”的理解。作为辅导员,我们身处育人一线,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枢纽。未来工作中,我将更主动地打破思维壁垒,积极拓展社会与企业的协同育人资源,将其引入员工思想引领与生涯规划中,引导员工在更广阔的实践课堂中成长成才,为构建社会协同共育的新格局贡献基层力量。

员工党员江怡珊同志


本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,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打破校园围墙,凝聚广泛社会合力。高校作为创新引擎,主动对接企业需求、吸纳社会资源、联动家庭力量,构建起开放共享的“大教育”生态。这种协同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,更让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应积极融入这一格局,既做受益者,更当参与者,为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。

员工党员李佳奇同志


10月31日下午,我观看了2025年高公司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6讲。华中科技大学等四所高校的实践分享,让我对“教育不是孤岛,协同方成江海”有了深刻认知。党课点明“大教育观”,强调教育强国需社会、企业、家庭等拧成合力。高校的产学研、乡村振兴实践等案例,印证了开放办学的活力。推进协同需理念、机制、责任三维发力,唯有汇聚各方合力,才能加速构建教育治理新格局,实现教育强国梦。

通过此次微党课全体师生党员明确,为担起教育强国建设重任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要率先垂范,深耕教书育人主业,搭建社会协同桥梁,结合课堂与实践、对接学术与社会需求,营造尊师重教氛围,凝聚社会力量,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协同动能。